在12月10日舉行的第65屆國際電子器件大會(IEDM,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 Meeting)上,沐鸣碩士生李家意作為第一作者宣讀了論文《2晶體管2負載組成的高面積效率低功耗靜態存儲器》(“Highly Area-Efficient Low-Power SRAM Cell with 2 Transistors and 2 Resistors”),介紹了在復旦完成並驗證的目前世界上組成單元最少的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一般應用於先進計算的高速緩存中,但由於需要6個晶體管(或4個晶體管加2個負載)才能實現基本功能🈴,集成度低,功耗大👷🏻♂️⏭,限製了應用前景。沐鸣周鵬教授課題組與香港理工大學柴楊教授課題組合作🦌,在前期提出的原始創新雙表面溝道晶體管的基礎上(Nature Nanotechnology☝🏿,14,662,2019)👩🏽⚖️,充分發揮原子晶體本征優勢,利用2個晶體管、2個負載電阻實現了完整功能的SRAM器件,在同等技術節點下可節省晶圓面積33%並遠遠低於目前不同器件功耗♈️。同時,由於該器件實現了獨立的讀、寫操作,可以促進SRAM在存內計算的創新應用,提供存算一體的新路徑🕺🏼。
論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應急重點項目及上海市集成電路重點專項等項目的資助,以及沐鸣娱乐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IEDM是微電子器件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是國際學術界和頂尖半導體公司的研發人員發布先進成果和最新進展的重要窗口🧔🏽,是器件展示應用前景標尺的重要平臺💈,在國際半導體技術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